白眉长臂猿:高黎贡山舞动的精灵之三
白眉长臂猿:高黎贡山舞动的精灵之三
■ 人物扫描
杨加连 听叫声锁定“大侠”
杨加连今年55岁了,是土生土长的赧亢村村民,从小就生活在高黎贡山山脚下,他笑着说:“我是听着黑猴(白眉长臂猿)的叫声长大的呢。” 作为护林员,他常听到白眉长臂猿的叫声,久而久之,白眉长臂猿今天在哪里叫,明天又会到哪里,他都能预测得到,可以说只要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杨加连就一定能带你见到白眉长臂猿。
管理站的小吴介绍说,老杨有着普通人没有的特殊的跟踪长臂猿的能力,他可以通过聆听长臂猿的叫声而判断出它们所在的方向和在林区所处的位置,甚至可以猜到它们蹲坐在哪棵大树上活动。另外就是通过查询长臂猿在头天活动的痕迹,来判断出第二天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活动地带。
孙海涛 扛摄像机丛林狂奔
孙海涛是一名退伍军人,1998年6月分配到云南国家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保山管理局工作。
去年4月他拍摄到了一个白眉长臂猿家庭吃东西、休息和活动的整个过程,这是首次用镜头记录了白眉长臂猿在野外的活动情况,这段大约20多分钟的视频填补了一个空白。
孙海涛在森林里背着沉重的摄像设备穿梭,有时要跟踪白眉长臂猿很长时间,但拿出设备来,它们又跑了,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而经常融入大自然和能记录下动物的活动过程,却让他很高兴,特别是当拍摄到白眉长臂猿活动的时候。
■有研究表明,上世纪50-60年代期间,白眉长臂猿在云南省西部有较广泛的分布和较多数量,仅腾冲县就有数百群,总数不少于500只。
■1994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专家兰道英等重新复查时认为有50- 100群,200余只,其中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腾冲和保山)20-50群,100-150只;腾冲尖高山(古永和苏典)一带30-50群。
■10年后白眉长臂猿的种群和个体数量都大为减少,目前仅存有30—50群,不足100只。
■白眉长臂猿为什么会陷入极度濒危的困境?究其原因很多,但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导致它濒临灭绝的原因主要是:从外部环境来说,白眉长臂猿的栖息地被大量破坏,特别是中缅边境一带,森林砍伐的规模越来越大,且尚未有效地制止。其次,从内部因素来说,白眉长臂猿独特的生活习性对其种群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狩猎威胁 影响趋势:减弱
赧亢管理站站长李家鸿介绍说,狩猎曾经是导致白眉长臂猿种群濒危的一个主要因素,而目前对于长臂猿来说,这一威胁限于在中缅边境一带,在国内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随着保护和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已很少去伤害这一珍稀动物,这一致危因素已下降为零。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因,当地一些村民时常会进山砍伐和采挖林区植物以及捕猎野生动物,而这些中就有白眉长臂猿。
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白眉长臂猿以前很怕人,一听到有人的动静,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但现在村民有时上山见到白眉长臂猿,它们也不跑了。
种群分散 影响趋势:渐强
李家鸿介绍,虽然保护区不断加大了对白眉长臂猿的保护力度,但其种群分布零碎,群与群之间相隔较远,联系逐渐中断。我国在白眉长臂猿的分布区内分别建立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盈江省级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等3个自然保护区。即使在同一个地区,长臂猿种群又被分割成更小的岛屿栖息地群体,缺少甚至是片状或走廊状森林作为沟通渠道。同时由于有效种群(一公一母为一有效种群)太少,各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扩散,所造成的近亲繁殖也使得各自然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匮乏,退化和随机灭绝危险很大。
觅偶独特 影响趋势:渐强
一些性成熟脱离群体的青年猿,找不到合适的配偶而失去繁衍后代的机会,这也直接影响了白眉长臂猿种群的繁衍。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局长艾怀生说,白眉长臂猿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而且对爱情非常忠贞,很多成年猿在成家后都绝不会再去染指别的异性猿,在配偶死后也都会独善其身。白眉长臂猿寻找配偶时还有着与其他猿类不同的要求和条件,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它们宁可独身也不肯苟同。也就是说它们在寻找配偶时必须做到两情相悦,如果互相并不相爱,即便是把两只已成年的雄猿和雌猿关在一起,它们也不会越雷池一步,所以这也给今后进行人工繁殖增加了一个难题。
■保护措施
建保护区
目前仅有一半甚至不到一半的白眉长臂猿生活于保护区内。在保护区外,特别在中缅边境沿线地区,白眉长臂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赧亢保护区是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中最适宜野外观察白眉长臂猿的地方,它介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之间。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局长艾怀生介绍说,下一步,他们争取在至今尚没有建立保护区的腾冲古永和苏典两个白眉长臂猿分布区,建立白眉长臂猿栖息地保护小区。
生物走廊
建设生物走廊带连接破碎的白眉长臂猿栖息地。白眉长臂猿现存的自然种群早已趋于相互隔离的状态,各自然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十分困难。这种状态若任其持续下去,对这一物种的正常发展将极为不利,势必造成种群生存力的衰退或丧失。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之间建立的生物走廊带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可在更广大的范围之内推广。
人工繁殖
白眉长臂猿是一种难于饲养繁殖的动物,开展迁地保护十分困难,风险极大,因此需设法与动物园或动物研究所等部门合作大力开展人工繁殖,目前国内人工饲养的白眉长臂猿总数不超过20只。在人工繁殖取得一定成效后,应在接近白眉长臂猿原生地、保护区边缘或生物走廊带内建立与野生白眉长臂猿相近的繁育中心,人工扩大白眉长臂猿的种群数量。
■记者手记
3天的寻访之旅让记者几乎零距离地接触到了目前栖息于高黎贡山境内、极度濒危的珍稀物种——白眉长臂猿。在走近它们的生活后,我们一方面为保护区可以基本满足白眉长臂猿继续在当地生息繁衍而感到高兴,一方面又感受到对这一珍稀动物的保护颇感忧虑。
喜的是目前东北亚种面临的濒临灭绝的状况已得到全世界有关专家、相应组织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近20年有效保护,这一物种得以继续存留。忧的是目前对白眉长臂猿亟须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这一点可以从记者的采访中看出。记者在采写这篇报道时,曾就保山境内生活着白眉长臂猿这一问题,询问保山市部分中小学校的学生,遗憾的是几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有学生则说,听说过长臂猿这种动物,还在电影中看到过,但以为非洲才有,怎么保山还有这么珍贵的动物呢?
保护白眉长臂猿不仅是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的职责,也是我们所有公民包括未成年人都应该来关注的。所以,记者以为要让这一珍稀物种得以继续和我们人类共存,我们必须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可以有选择地在当地中小学校里增加有关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去学会保护,并为保山独有的这一珍稀物种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春城晚报记者 崔敏 生动自然。清晰漂亮!谢谢分享 高黎贡猴 发表于 2016-6-20 17:23
生动自然。清晰漂亮!谢谢分享
谢谢鼓励 写地如景,身在其景。看是它景,原在此景。:lol:lol:lol 高黎贡鸣 发表于 2016-6-20 23:33
写地如景,身在其景。看是它景,原在此景。
谢谢鸣哥 好,赞一个。
页:
[1]